1.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小论文
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各族人民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,源远流长,一脉相承,生生不息,永远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民族前进的动力。
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,二者相辅相成,互相贯通,缺一不可,辩证统一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。静思民族精神的发展进程,弘扬很重要,但培育更根本。
一般来说,弘扬相对于已有的,而培育则带有创造性与新生性。没有“培育”,何来“弘扬”。
因为民族精神不是内部自发生成的,也并非外部简单植入,而是民族共同体自觉长期培育的结果,并在培育中弘扬,在弘扬中培育,永无止境地螺旋式运行,凸现出弘扬与培育融为一体、相互信赖和相互促进的鲜明特色。弘扬、培育好民族精神,必须确立全面发展、开拓前行的新思路,克服固守一方、不思变异等片面性与形而上学,在推进民族精神的发展中,驾驭规律,把握特点,弘扬培育,同频共振,一齐着力,演奏一曲优美动听、催人奋进的民族交响乐。
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,先后培育了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红岩精神、上甘岭精神、雷锋精神、大庆精神、特区精神、抗洪精神、“五种革命精神”、“64字创业精神”等等,这一系列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伟大精神,是对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,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华。跨入新世纪,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。
实现新的宏伟目标,需要新的民族精神支撑。当前,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,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、积极探索、知难而进、好学上进、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、同心同德、顾全大局、励精图治、清正廉洁、永不自满、不懈奋斗、乐于奉献、与人为善等民族精神,不落后于时代而不断发展,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,不骄傲自满而奋发向上,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,也是民族精神的创造主体。培育民族精神,专家学者必须深入群众、深入实践、深入生活,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吸取思想养分。
例如,解放思想、与时俱进的精神,紧跟时代、勇于开拓的精神,知难而进、一往无前的精神,艰苦奋斗、务求实效的精神,淡泊名利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这些为群众所创造所熟悉的民族精神,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,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锻造培育起来的,同时,又给新的伟大实践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。实践永无止境,丰富民族精神也永无尽头。
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,正是孕育新的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,我们要抓住机遇,反复提炼,不断总结,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,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,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。 中华民族精神伴随着各种对外交往方式,不断向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等地发散传播,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,而且还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优秀成果,丰富发展了自己。
弘扬、培育民族精神,必须把握好先进文化发展这一主流,坚持独立性、特色性和开放性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,面向现代化,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“拿来主义”的勇气,对域外民族精神批判地加以吸收,“引进来”,“走出去”,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血液,身强体壮,力大无比,自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。
2.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主题征文800字怎么写
弘扬传统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,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,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传统文化作文。
只有这样,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,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。 小时候,每当大年三十晚,村里便鼓声四起,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,有敲锣打鼓的,有扭秧歌的,有踩高跷的,有玩龙的,村里好不热闹。
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,不时地放着炮,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,年轻小伙儿,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。 而清明节,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;端午时,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,煮鸡蛋、煮大蒜,包粽子……到了中秋节呢,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,举头望明月,低头吃月饼,真是人间一大乐事。
可现在呢,“洋节”来袭,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,身为一名中国人,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? 现在,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,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,有许多人在叹气,说:“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?”孰不知扭秧歌,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,弘扬传统文化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?仅仅去坟里扫扫墓,仅此而已。
端午节,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?中秋夜圆之夜,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,抬头赏月呢?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。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,怎能不令人担忧?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?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,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,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。
作为一名中学生,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。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,它更属于这个世界。
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,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博思文化网 »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