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南怀瑾对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?
浅见:首先对中华文化的正本清源。
文化思想在流传过程中,它的本义或致缺失,或被无意·有意扭曲,中华文化到现在的很多精义已经失去。南先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讲解,以经解经,以史解经,起到了正本清源的贡献。
请恭读《论语别裁》,《老子他说》等,自能体认; 再者,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。南先生在述及孔子学说与《论语》的价值时言:“无论在任何时代,任何地区,对它的原文本义,只要不故加曲解,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价值,后起之秀,如笃学之,慎思之,明辨之,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,必可得到自证。”
而且中华文化善能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,而使其融入自身体系。如南先生曾经派其弟子到美国去提倡孝道,学习西方文化,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。
三者,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。南先生一生不辞劳倦,披肝沥胆,办学讲学,勉励后学,提倡儿童读经等等,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复兴。
2.南怀瑾是什么人
南怀瑾,一九一八年出生,乐清南宅殿后村人。
幼承庭训,少习诸子百家。 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、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、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。
抗日战争中,投笔从戎,跃马西南,筹边屯垦。返蜀后,执教於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。
旋即潜心佛典,遁迹峨嵋大坪寺,阅藏三年。后讲学於云南大学、四川大学等校。
赴台湾后,任文化大学、辅仁大学、政治大学、以及其他大学、研究所等教授。数年前旅美,现尚寓香港,未定所居。
在港、台及居美时期,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、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、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、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、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。 并关心家乡建设,1990年泰顺、文成水灾,捐资救患,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、农业科技基金会等。
又将乐清故居重建,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,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,倡建金温铁路,作出巨大贡献,众所皆知。生平致力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出版有论语别裁、孟子旁通、大学微言、老子他说,及佛 庄严照(9张)、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,有经英、法、荷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韩国、罗马尼亚等八种语文翻译流通。
其门生博士,自出巨资,用其名义在国内创立光华奖学基金会,资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学,嘉惠研究师生等举。要之:其人一生行迹奇特,常情莫测,有禅学大师、国学大师种种称誉,今人犹不尽识其详者。
近年为重续中华断层文化心愿,致力提倡幼少儿童智力开发,推动读经及中、英、算并重之工作。 又因国内学者之促,为黄河断流、南北调水事,倡立“参天水利资源工程研考会”,作科研工作之先声,不辞劳瘁,不避讥嫌云云。